2015年11月11日下午,必威·BETWAY党委教工支部前往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以“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为主题,参观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凭吊“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同志,考察竹镇镇新农村建设,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体党员同志在竹镇镇的第一站就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39年8月,新四军抗日名将罗炳辉、方毅等率部入驻竹镇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此后,刘少奇、吴学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1939年11月,在竹镇的送驾村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42年8月,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竹镇是当时苏皖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内的党史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竹镇镇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带领群众与敌人英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尤其是“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与“不落的彩霞贺飞霞”的事迹让大家的心灵深受震撼,一位是为了营救新四军伤员而宁愿牺牲自己儿子的普通百姓,一位是为了不泄露游击队行踪而遭到敌人惨烈迫害的女党员,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深切领会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独立的艰难。居安思危,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革命传统。 

随后,伴随着初冬的微风,我们来到了李元龙纪念林,在这位“农民的好支书”的纪念铜像前,所有党员同志排成两排,庄严肃穆地向李元龙同志铜像深鞠三躬,并一起绕铜像一周,表达崇敬之情。李元龙在竹镇镇大泉村当了四年多党支书,四年里,这个十里八乡闻名的穷村,跨入了镇、区先进村行列。李元龙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面对李元龙同志的铜像背后的评价——“他是农民的好支书,是农村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人,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教工支部的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以李元龙同志为楷模,结合中共中央关于“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活动的相关要求,真真正正将“三严三实”作为自己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加强党性修养。 

离开李云龙纪念林,教工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实地考察了竹镇镇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和新农村农民集中区。今天的竹镇镇已经成为全国重点镇、江苏“百家名镇”,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镇。一排排整齐的楼房错落有致,小区中间的公共空间宽敞实用,路边的公告栏内容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通过亲眼目睹竹镇镇新农村建设的可喜成果,大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的主要精神,就农业发展格局、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也激发了党员同志们学以致用,在开拓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上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党日活动得到南京市妇联、六合区妇联的支持,特别邀请了六合区妇联主席陶正萍同志陪同参加。作为一位曾在竹镇镇工作过十年的老党员,陶正萍同志为教工支部党员们提供了一次热情洋溢的义务讲演,让大家对竹镇镇这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中国近代革命红色圣地有了完整和丰富的认识和理解。
半天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教工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心中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接受了一次生动、充实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亲身体验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饮水思源、抚今追昔,大家表示要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美好南大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体党员同志在竹镇镇的第一站就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39年8月,新四军抗日名将罗炳辉、方毅等率部入驻竹镇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此后,刘少奇、吴学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1939年11月,在竹镇的送驾村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42年8月,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竹镇是当时苏皖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内的党史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竹镇镇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带领群众与敌人英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尤其是“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与“不落的彩霞贺飞霞”的事迹让大家的心灵深受震撼,一位是为了营救新四军伤员而宁愿牺牲自己儿子的普通百姓,一位是为了不泄露游击队行踪而遭到敌人惨烈迫害的女党员,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深切领会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独立的艰难。居安思危,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革命传统。






半天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教工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心中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接受了一次生动、充实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亲身体验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饮水思源、抚今追昔,大家表示要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美好南大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