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孙本文论坛实录|中国人口变动趋势与可能的社会风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3-30浏览次数:1959

    3月29日15:00,孙本文社会学论坛第212期在必威betway平台仙林校区必威·BETWAY401顺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人口变动趋势与可能的社会风险”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必威·BETWAY院长成伯清教授主持,必威·BETWAY副院长陈友华教授担任点评人。此外,副院长吴愈晓教授、方长春副教授以及朱安新副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成伯清院长对张翼教授进行了介绍,并对张翼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紧接着,张翼教授对必威·BETWAY本次邀请他来开设讲座进行了感谢,并且表示很开心能和大家分享他研究中国人口变动方面的成果。张教授首先介绍了该成果的背景:该成果最早是为了配合十三五规划,补充有关中国人口研究中先前缺失的一些详细数据,作为十三五期间向国家各部门的汇报稿,其核心关怀在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变动之间的密切关系,较好抓住了中国人口前期变化的内在逻辑。
    介绍完研究背景之后,张教授归纳中国当前人口的发展趋势为:第一,人口总量增速趋缓;第二,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第三,老龄化人口程度加重;第四,人口健康素质明显改善;第五,国民受教育水平提升;第六,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第七,人口流动增速放缓;第八,低生育水平愈加严重。中国当前的人口发展趋势会带来诸多后续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和生育率(TFR)为1.18,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整个欧盟的总和生育率是1.55,法国在政策刺激后是2左右,美国是2.1,印度是2.51,在公布数据的224个国家地区中,2以上的有126个,中国大陆位居186位,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是1.6左右。生育水平走低成为世界焦点,全球75%的国家出现生育率下降。张教授指出,我国随着低生育率长期不断积累人口负增长性惯性,需未雨绸缪,尽早持续调整生育率,但仅采用鼓励生育的政策扭转生育率下降难度较大,而中国处于后人口转变时期,在进入二次人口转变之后,提升生育率将会更加困难。人口流动会强化分布的集中趋势,强化婚龄年龄段性别不均,会改变城乡分布,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压力。劳动力的涨价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养老压力大将是最直接显著的问题。
    因此,张教授指出,人口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人口政策的改革需要动态完善生育政策,调控人口逐步成为国际共识,同时要防止落入低生育陷阱和取消限制生育的政策。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首先要让人力资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完成供给侧改革任务,必须改变过去30年由外需释放人口红利为内需释放人才、创新、改革红利的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其次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会推动消费升级;再次要形成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发展动力转化的基础。
    最后,张教授总结了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重大转折期的5个具体表现:第一,人口转变带来家庭人口再生产方式转折;第二,劳动供需变化带来经济社会驱动模式转折;第三,中等收入阶层崛起带来社会发展模式转折;第四,人口城乡变动带来社会发展格局转折;第五,人口老龄化带动社会运行形态转折。张教授还对症下药,提出了人口发展的战略构思。
    张教授的精彩讲演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也引起了广泛讨论。陈友华副院长点评道:“人口不仅有数量还有一些内部结构的问题,因此单从数量谈人口是无意义的。在中国人口研究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而且带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的问题。事实证明,张教授的研究被不断验证,人口问题对中国的未来的影响比想象的更加艰难。”在场的同学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对张教授进行了提问,问题涉及低生育陷阱、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和人口等方面,张教授一一悉心回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学理探讨和现实关怀之间圆满落下了帷幕。
 
图文:杨秋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