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2017年度研究生新生大讲堂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13浏览次数:2567

    “新生大讲堂”作为必威·BETWAY研究生新生入学周的特色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年,旨在为新生们提供答疑解惑、名师导学的平台。根据专业特点,“新生大讲堂”分为学术硕士、博士生专场和专业硕士专场,以期用此种形式帮助研究生新生们减少迷茫与困惑,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融入到必威·BETWAY的大家庭。
    9月12日上午10点,针对学术硕士和博士生的“新生大讲堂”在学院合美堂。参加此次新生大讲堂的是必威·BETWAY副院长吴愈晓教授、心理学系王波副教授和社会学系贺光烨博士,三位嘉宾为新生们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分享。首先,吴愈晓教授对2017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对大家来到必威betway平台表示祝贺。关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吴老师鼓励大家做学术上的有心人,将学术与日常学习和思考联系起来,充分发挥 “社会学的想象力”;做行动上的准备者,积极利用课堂和网络资源,掌握做研究的各种方法。
    接下来开讲的是王波副教授,王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从本科到博士的研究经历和心得。王老师通过自己本科阶段从学校图书馆一楼读到五楼的经历来鼓励大家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虽然“早岁读书无甚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豁然开朗,带来许多启发。老师还了介绍自己申请举办“国际理论心理学大会”和在加拿大访学的经历,进而说明与学术团体进行对话和交流对于学者的重要性。此外,老师还通过溥仪与王国维关于文物鉴定的例子和经济学家测量都柏林贫富差距的例子来说明学术研究要注意和警惕的问题。
    第三位与大家分享的是贺光烨博士,贺老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指出了来自师长和同学帮助的重要性。贺老师还针对读博过程中遇到的研究上、生活上常见的困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鼓励大家培养问题意识,加大对相关领域和理论文献的熟悉程度,了解相关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要客观对待社会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之间的矛盾。最后,针对求学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孤独感和挫败感,贺老师鼓励大家少一些急迫,多一些从容,少一些困惑,多一些坚定。
    最后,吴愈晓副院长表达了对大家未来学术生涯的美好祝福,并且希望新生能在研究生阶段始终铭记进行学术研究的使命,为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知识的积累做出贡献。
    9月13日上午10点,专业硕士“新生大讲堂”邀请了社会工作与政策系彭华民教授郭未副教授和李春凯博士参加,为2017级MSW新生带来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彭老师首先对新生们表达了真诚的欢迎,“虽然我与许多同学未曾谋面,但我看到过你们每个人的字迹或是照片,今天见到你们,感觉十分亲切,欢迎你们来到南大MSW的大家庭!” 然后,彭华民教授以时间为轴,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四川大学经济学转向南开社会学,再至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的求学经历。她肯定了同学们选择必威betway平台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动机,希望同学们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探索社会工作的真谛,担当起作为南大人、社工人的历史使命。
    随后,郭老师以“因‘无用’而有趣,因‘有趣’而人生”为题,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述了社工硕士的“所能学”与“所可为”。他认为,社工学生应关注理论、经验与实务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培养与能力训练,最终成为具有“三个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郭老师以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培养经验为例,生动地阐释了“非传统社工”,希望同学们能拓宽思路,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充分发挥社工优势。最后,他向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南大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李春凯博士以“路在脚下,随心远行”为题,将自己一路走来的求学经历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作为学院的毕业生,李春凯博士表示,在香港和美国深造后,他已将社会工作作为余生的奋斗目标,如今能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继续传递下去,他十分感慨,希望在座同学们能够将自己的激情、热血与社会工作的情怀洒遍南大,勇敢地踏上求真与逐梦之路。

                                                                 2017级研究生 曹蕊、张馨文 联合供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