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栏目简称}

必威·BETWAY2014年“日本社会学周”日程手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2浏览次数:1631

授课地点:必威·BETWAY合美堂(401)
Seminar地点:中和厅(422)
授课、Seminar对象:
社会学、人类学、MSW研究生一、二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
授课总计15小时,1个学分。
 
10月29日(周三)
学术周活动第一节:西原和久教授(主持:贺晓星教授;翻译:吕斌博士)
简历: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社会学专业博士课程修了、于名古屋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群马大学、武藏大学、名古屋大学,现为成城大学社会创新学部心理社会学科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移动和移民研究(Mobility Studies)等方面的研究。社会兼职主要有:日本社会学会理事·国际交流委员长、日本社会学理论学会理事·前任会长、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副会长、日本学术会议协作会员等。著有《领悟社会学的思考》、《意味的社会学》、《自我与社会》、《主观间性的社会学理论》、《移动和共生的社会学——超越国家社会的可能性》(近作)等。目前正致力于环太平洋网络的创设。
 
授课(14:00-17:00)
授课题目和内容
(1)日本社会学的过去与现在——以社会学理论研究为中心。结合世界动向讨论日本社会学迄今的发展状况。简要梳理社会学初入日本至战前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战后社会的发展动向,焦点是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将分发三篇社会学史方面的英语论文作为资料。
  讲座方案:
1-1:战前的日本社会学——未被提及的议题:高田保马之疑问
1-2:战后的日本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关注点的推移:学派之争及其终结
1-3:那些曾被关注的议题——各种数据:社会学者名录和专集名单
(2)从人的移动看社会的变动——何为全球地方化的视点。以全球地方化的视点就现代日本社会的移动和共生问题进行讨论。厘清近现代日本(将环太平洋也纳入视野)移入移民和移出移民的历史,讨论日本的外国人政策变迁以及日本人与外国人的共生问题。
讲座方案:
2-1:亚洲/日本与世界——思量人之移动
2-2:战后日本社会的变容——从封闭至第三次开国
2-3:全球地方化的视点——对全球化的地方化视点
(3)思考“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超越方法论的世界主义。在讲座1、2的基础上,以“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的视点思考当今社会学的课题。研讨对象主要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德国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相关学说(如方法论国家主义、方法论的世界主义),总结时也会涉及一些有关社会革新的问题。
讲座方案:
3-1:何为“跨国主义”——三重意味及位相
3-2:方法论的“跨国主义”——从“国际”到“人际”
3-3:作为全球地方化研究的社会学——作为社会创新论的社会学
 
Seminar(19:00-21:00):与学生交流
西原老师提议:以“国际社会学的性质和课题”为议题,重点从全球地方化的视角与参加者围绕国际社会学的性质和课题进行探讨。
另外,圆桌会议(周六上午)报告题目预告:关于“跨国主义”的发想。报告拟立足于当今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动向,以报告人目前倾力研究的“移动和共生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的发想为主要内容。
 
1030日(周四)
学术周活动第二节:鸟越皓之教授(英文授课)(主持:张玉林教授)
简历:1944年出生。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社会学专业课程修了,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筑波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教授,现为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学术院教授。曾任日本环境社会学学会会长,现为日本社会学学会会长。研究方向是环境问题与环境规划,就地域发展问题、承担许多向政府和居民建言的工作。著有《水与日本人》、《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地域自治会的研究》、《琉球王国的覆灭与夏威夷移民》、《家与村的社会学》等30余部著作或编著。近期的著述和论考多与景观形成、风景、观光等问题相关。《环境社会学》、《日本社会论》两部著作被译为汉语在中国出版。
 
授课(14:00-17:00)
授课题目和内容:
题目: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社会?
(1)美丽的大自然与环境保护。从“美丽大自然”的视角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认为自然是宝贵的,此时立足于科学、文化、功利的三类观点构成了现状。此部分通过实例探讨“对于人类,自然为何物”等问题,并对环境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研究的作用进行思考。
(2)变污水为净水。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通过科学技术改善水质,然而,目前的水质仍然稍有污染。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我们还有把水质变得更为澄澈的空间。此部分将从居民运动和居民活动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社会歧视与历史环境。从属性层面歧视他人的事例时有发生,这成为函待解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现代课题。此部分拟分析保全历史环境消除歧视的实例,试图从中思考“地域文化、传统为何物”等问题。
 
Seminar(19:00-21:00):与学生交流
鸟越老师提议:拟拓宽视野,围绕家族、社会、地域规划、环境等展开讨论。首先从现代日本家族的变容透视传统“家”的变迁,随后就家族论进行研讨,结合参加者的兴趣,讨论社会政策(与观光相关联)、环境规划和环境问题。
另,圆桌会议(周六上午)报告题目预告:现代化第二阶段日本的现状及今后应有政策——以社会状况为关注中心。到日本观光旅行的许多中国人都惊诧于日本街道没有垃圾的整洁状况、以及日本人的谦让有礼。这当然不是因为日本人比中国人优秀,而是源于两国社会背景的差异。报告人拟对这些社会差异进行讨论。日本已经进入近代的第二阶段,一方面逐渐形成了较为舒适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等变化关照不足的问题。面向既存组织、以充实想法和成熟成长为目标的一些政策出台,“幸福”等问题受到日本社会学界的关注。这并不全是好事,常为中国人诟病的“缺乏历史认识”等缺点也随之出现。
 
10月31日(周五)
学术周活动第三节:鲹坂学教授(主持:李晟台博士;翻译:王奕红博士)
简历:1948年出身于鹿儿岛县,3岁起在京都市生活。1970年同志社大学文学系社会学专业毕业,1977年大阪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结业、博士(文学)。继岗山大学讲师·副教授、广岛大学副教授·教授之后,1996年起任志社大学教授。专业为城市社会学、地域社会学。历任日本社会学会、地域社会学会、日本城市社会学会、社区政策学会理事。主要著述:《町内会研究》,御茶水书房(共同编著),1989;《地方城市的比较研究》,法律文化社(共同编著),1998;“生产城市差距——以地方性城市的比较为中心”,植田和弘等著《岩波讲座:城市的个性与市民生活》,岩波书店,2005;《京都的“城市”社会学》,世界思想社,2008;《城市移民的社会学研究》法律文化社,2009。
 
授课(14:00-17:00)
授课题目和内容
题目:日本的城市与地域变迁——以城乡关系为中心
(1)日本城乡结构变化
1-1明治以降的城市化:近代城市形成。1多为(古)城堡街区(城下町)发展而来的城市←国家行政主导的城市政策;2东京与大阪的两极构造←乡村·海外移民→形成同乡群体。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化趋势。1战后复兴期的资源开发及恢复工业;2经济高度发展期(1950年代后期~1973):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形成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东海道巨型城市群);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平等相应(消费生活水平上升·商品经济化);不平等化(过疏及过密):从地方性城市、乡村流向大城市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生活基础薄弱与环境问题的爆发:问题解决及革新自治体;3低速发展期(1974年~)“地方化时代”与首都东京优势地位升级;4全球化时期(1980年代中期~)→向全球性大都市东京单极化集中(首都东京——地方中枢城市——地方核心城市——地方中小城市——乡村;制造业不断转移到国外→城市空心化);5泡沫崩溃(1991年)引起的经济停滞期,即失去的20年、高额财政赤字(大城市圈内人口的“回归市中心”现象;地方城市·农林渔村的衰退←2000的“平成市町村合并”)
(2)日本的城市化与城市——农村关系(城市-农村螺旋式关系中的城市化)
2-1从乡村⇒到城市。1来自乡村的大量移居城市者;2乡村产品流向城市;③农村型关系“城市同乡群体”的形成=第2村=拟制村←为了获得在城市生活下去的资源·社会关系资本。
2-2从城市⇒到农村。1城市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渗透到乡村;②工业·商业向乡村渗透;③农民的兼农化、农村的混住化、富裕化;④国家层面对乡村的财政支持(公付金·补助金)→建设业的繁荣;⑤城市居民向乡村的移居、流动、盲流;⑥城市废弃物、危险设施等带入乡村,ex.核能发电厂;7城市移民回归出身地的返乡、归省或支援。
(3)城市社会学同农村社会学⇒融合化⇒走向地域社会学
 
Seminar(19:00-21:00):与学生交流
鲹坂老师提议:在下午授课的基础上,参加者针对授课内容提问。然后每人就下述问题进行发表(每人3-5分钟),并就此进行讨论:1自己出身地的城市·农村状况(过去·现在·未来);2南京市城市移居者情况。
另外,圆桌会议(周六上午)报告题目预告:对东京单极化集中、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地方城市或乡村的衰退等问题的对策性探讨。就如何激活地方城市和乡村的问题,结合中日两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11月01日(周六)
学术周活动第四节:中日学者对话“圆桌会议”
主席:贺晓星教授
时间:8:30-12:30
致辞:周晓虹教授
翻译:王奕红博士、吕斌博士、朱安新博士
每位学者发言和讨论时间为25分钟左右(含翻译时间)
 
上部(8:40-10:20)
西原和久教授:关于“跨国主义”的发想
鸟越皓之教授:现代化第二阶段日本的现状及今后应有政策——以社会状况为关注中心
李晟台博士:亚洲的社会性与其中所包含的伦理内涵(アジア的社会性とその倫理的含意)
评议:翟学伟教授(必威betway平台社会学系主任)
 
茶歇(10:20-10:40)
 
下部(10:40-12:20)
贺晓星教授:聋人研究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
鲹坂学教授:对东京单极化集中、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地方城市或乡村的衰退等问题的对策性探讨
朱安新博士:家庭结构的变迁和潜在致变因素 ——海峡两岸“90后”大学生的亲子两代同住意愿的比较
评议:David Goodman教授(悉尼大学、必威betway平台-教育部“海外名师”)
 
答谢(12:20-12:30):吴愈晓教授

搜索